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孙大文院士团队以“Cactus-Inspired Bilayer Cooler for High-Performance and Long-Term Daytime Passive Cooling”为题,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影响因子:15.1)期刊发表了研究性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孙大文院士为本文唯一通讯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徐亮为第一作者。

图1 仙人掌功能仿生的日间被动式制冷器的设计示意图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日间辐射制冷、蒸发制冷、隔热、疏水性以及吸湿功能的双层被动式制冷器(BPC),实现高性能、可持续的日间被动式制冷技术,为食品工业的制冷方式提供了新的渠道。BPC主要由顶层覆有颗粒涂层的聚乳酸(PLA)气凝胶与底层含有吸湿剂的聚丙烯酰胺(PAAm)水凝胶组成。其中,PLA气凝胶利用隔热特性减少环境热对制冷性能的影响。二氧化锆/聚四氟乙烯(ZrO2/PTFE)颗粒涂层赋予了PLA气凝胶高太阳反射率、强红外辐射能力以及高疏水性,使PLA具有日间辐射制冷与自清洁的功能。溴化锂(LiBr)作为吸湿剂使PAAm水凝胶具有夜间大气水分收集的能力。现场测试结果表明,与单一气凝胶或单一水凝胶相比,BPC具有最佳的制冷性能。这项研究将为日间被动式制冷器的设计提供新的灵感,以期促进食品、农业、材料、能源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或应用。

图2 PLA气凝胶与LiBr@PAAm水凝胶在制备过程中的实物图
参考文献: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1258
专家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