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作为交通运输工程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是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具有交通硕士和博士培养能力的专业。该学科现有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6人,有1人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称号;近几年共招收博士33人,硕士86人,其中已毕业博士15人,硕士41人;近五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有近80篇被SCI、EI和ISTP三大索引收录。
该学科目前建设有四个实验室:交通监控实验室、ITS信息平台实验室、交通仿真实验室、DSRC实验室,实验基地总共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拥有一批现代化的世界先进设备和交通仿真软件,实验设备总值700余万元,其中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主要实验设备有: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车辆检测设备、监控与诱导一体化车载终端、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移动通信定位平台、车辆检测器、视频电子警察系统、视频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交通监控系统、Peek交通数据检测仪、VISSIM仿真软件、交通收费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终端设备等。
该学科建设有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和全国智能交通技术培训网络—广州中心等研究机构。其中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是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中国ITS体系框架“十五”计划的研究单位之一,在国内智能交通领域处于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智能交通技术培训网络—广州中心是华南地区唯一由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和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社会环境体系的建设”而委托成立的一所面向全国的智能交通技术培训中心。中心本部设在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桃子汉化组移植游戏大全,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的需要,中心还聘请有交通行业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并组织到发达地区和先进省市见习调研。
该学科研究领域涉及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智能交通系统、道路交通信息工程、交通监控、不停车收费、实时交通仿真等。组建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团队,主要包括“智能交通系统”、“高速公路信息工程及系统优化与仿真”和“交通流建模与仿真”3个学术团队,是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平台。主要人员多年来致力于交通各方面的核心技术研究工作,近三年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0余项,获得科研项目经费总数4200余万元。
在广东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该学科紧密结合广东。乇鹗侵槿堑厍慕煌ㄐ幸捣⒄剐枨,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在智能交通领域开展了持续性的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工作,形成了鲜明的科研特色。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处理与共用信息平台应用研究”、“城市交通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优化研究”、“交通流建模与仿真”等方面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