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德、身心发展健康,有坚实的交通信息及控制理论基础和工程设计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最新前沿研究领域,能提出促进本学科理论发展或技术进步的研究课题,具备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胜任在交通运输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高等教育以及生产设计等部门的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二、学制:
学制为三年(含学位论文答辩时间),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五年。
三、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01、城市交通信息平台与智能交通控制技术
02、交通流建模与仿真
03、复杂交通系统的信息处理、识别与控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博士生应在入学后两个月内制定出培养计划,于第三学期第8~15周按照《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参加中期考核,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社会(教学)实践环节。
五、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生应在第三学期第8~15周制定论文工作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学术论文的发表要求按照《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华南工研[2003]24号)执行。完成学位(毕业)论文后,按《华南理工大学学位条例暂行实施细则》和《华南理工大学桃子汉化组移植游戏大全研究生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组织答辩。
六、本专业课程设置: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修读培养方案中所有的必修课及部分选修课,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内学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任课教师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必修课程 | B0001001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 60 | 3 | 第一学年 | 政管桃子汉化组移植游戏大全 |
|
| |
B0002012 | 第一外国语(基。 | 100 | 3 | 第一学年 | 外语桃子汉化组移植游戏大全 |
|
| ||
| 交通系统建模与优化理论 | 32 | 2 | 第一学期 | 靳文舟、许伦辉等 | 笔试或论文 | 新 | ||
选修课程 | B0002002 | 第二外语(日) | 120 |
| 第一学期 | 朱 林等 | 笔试 |
| |
B0002003 | 第二外语(德) | 120 |
| 第一学期 | 蔡树湘等 | 笔试 |
| ||
| 智能交通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 | 32 | 2 | 第二学期 | 徐建闽、刘伟铭等 | 笔试或论文 | 新 | ||
| 现代交通新技术进展 | 32 | 2 | 第二学期 | 导师 | 笔试或论文 | 新 | ||
| 3G技术与交通诱导理论 | 32 | 2 | 第二学期 | 许伦辉等 | 笔试或论文 | 新 | ||
| 交通系统工程总论 | 32 | 2 | 第二学期 | 刘伟铭等 | 笔试或论文 | 新 | ||
| 软件工程与交通系统仿真 | 32 | 2 | 第二学期 | 徐建闽等 | 笔试或论文 | 新 | ||
必修环节 | B0004016 | 社会(教学)实践 |
| 1 |
|
|
|
| |
B0004017 | 开题报告 |
| 1 |
|
|
|
| ||
B0004018 | 学术活动 | 15 | 2 |
|
|
|
| ||
学位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