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3-30
2021年12月19日上午,世界创新大会第四届创新全球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10多位著名院士和专家学者以“百年变局创新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通过线下线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前沿科技最新成果以及对创新机制的深度思考。科技界、经济界、新闻界及外国驻华代表300多名嘉宾出席论坛,多家国内主流媒体进行全球双语直播。
世界创新大会(WIC)以“推动构建人类创新发展命运共同体,让创新造福人类”为使命。大会以“研究探讨人类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世界创新交流合作”为主旨,致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创新合作盛会和开放、合作、共享的国际创新服务平台,努力成为链接全球创新经济领袖的桥梁和纽带。
期间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教授出席论坛并作《科技创新要有大系统思维》报告。
图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受邀出席世界创新大会第四届创新全球论坛,我对本届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科技创新要有大系统思维。
创新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据我所知,世界创新大会这些年来为打造国际创新交流平台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我对世界创新大会正式落户粤港澳大湾区表示热烈:。
世界创新大会提出以“携手构建人类创新发展命运共同体,让创新造福人类”为使命,以“研究探讨人类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世界创新交流合作”为主旨,这是一个很好的构想。并且通过努力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大会,有了很好的基础和影响。我认为,办好世界创新大会对加强中国和世界的创新合作交流,促进成果转化,聚集创新资源,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特别是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是两项相辅相成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要用大系统的思维去规划和建设,在大湾区构建和形成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系统。
第一,用大系统思维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大系统。
首先,要用大系统的思维去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市场、金融创投、智业等科创服务业为主体要素组成的大系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策者应该把用大系统的思维去不断优化和重构这些主体要素,形成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政府规划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金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系统,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当前,科技创新体系在大湾区已初步形成,但尚未完整,远未完善。突出问题是各主体要素和各子系统之间还存在不少“断链”,使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循环系统不够顺畅。
其次,要用大系统的思维去构建和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过程循环系统。完整的科技创新过程循环系统,是由S(科学研究),T(技术开发),E(工程化),V(价值化)四个关键节点组成的循环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出科技创新成果,属于创新系统,工程化和价值化由产业(创业)系统去完成。科技创新成果通过产业(工程)化过程,再形成新的生产力(或新的产品),推动产业发展,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与此同时,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新问题,会提出新的技术需求并提供资金,去促进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形成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科技创新过程良性循环大系统。当前,在形成科技创新过程循环大系统中,存在二个突出问题:一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工程化)存在瓶颈;二是如何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选题导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循环系统的顺畅运行。
2011年我国已经是专利数量世界第一的专利大国。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6万件,但有效专利许可率仅为6.1%。2019年抽查了46.41万件高:涂蒲性核挠行Х⒚髯ɡ,其中仅3.88万件,约占8.4%,发生过转让或许可,比起美国高达50%的转化率,差距悬殊。另外,我国高校专利产业化率仅有3.7%,远低于企业的63.7%。2018年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专利申请占比也仅有1%,说明产学研结合程度远不尽人意。我国专利转化应用率低,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许多专利申请者不是从需求导向出发,不是为了实际运用,而是为了考核为了政绩,从而形成了大量低质量甚至是垃圾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年的调查中,高:涂蒲械ノ槐桓橹玫淖ɡ,40%以上是为了完成专利评审或考核、获得奖励等目的。二是虽然也有不少高质量的专利,由于工程化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而难以产业化。这些问题都出在由于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完善,科技创新过程通道不够通畅。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用大系统思维去构建和形成具有大湾区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畅通的科技创新循环过程,真正形成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大系统。
华为在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完整的、畅通的科技创新循环过程的科技创新实践,给了我们五点启示:(1)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达15%,有8万研发人员。(2)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做产品,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做未来架构性平台。(3)工程师与科学家一同创新,有利需要导向的创新。(4)开放合作。(5)为价值而创新,有利需求导向和成果尽快产业化。
二,我们的实践:用大系统思维,走“创新+创业”之路,以“需求导向、跨界集成、协同创新、创造价值”为理念,成为更懂工艺的工业互联网公司
广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由我的科研团队为基。2014年创立的。公司专注于用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传统流程型制造业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架构体系和工业智能技术,博依特科技自主研发的流程工业互联网平台(PIO-CLOUD 4.0),根据传统流程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的需求,集成了从生产到管理、原料供应到产品销售等全链数据,让“连接”加强生产要素协作,以“数据”助力精细化管理,用“模型”驱动优化生产,改变传统行业生产方式,实现产业智能转型升级,目前已服务520多家造纸、建材、食品等制造型企业,提供自主研发的流程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效果:提高企业效率5-10%,共为企业实现直接经济效益约60亿元,节约169多万吨标煤,减少423多万吨CO2排放。
博依特科技始终坚持“让制造更智能,使工业更绿色”的使命,秉承“需求导向,跨界集成,协同创新,创造价值”的理念,立志打造成为更懂工艺的工业互联网公司。先后取得直接应用的近100项知识产权和3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资质。2020年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国家工信部2020年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获“2021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初获得顺为资本(小米)、经纬中国和中科科创1亿元A轮战略投资。目前,博依特科技的员工近180多人,研发人员占50%以上,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致力于成为传统流程工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第一选择。
博依特科技创业和发展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创新成果拥有者直接创业的具有如下优势是:
(1)缩短了科技创新过程循环系统的的路程和时间。
(2)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3)便于形成科技创新过程的良性循环系统。
(4)能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益。
结束语:
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要用大系统的思维去构建和完善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要用大系统的思维去建设和形成大湾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良性循环的科技创新过程大系统。发展“智业”和“创投业”等科技创新高端服务业,有利打通二个“最后一公里”。
最后,祝愿世界创新大会越办越好,让创新造福人类。
报告人简介:
刘焕彬,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995年至2003年任华南理工大大阳城娱乐43335长。
长期从事高等大阳城娱乐43335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和承担了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项目,在过程建模与模拟、软测量和智能控制、制浆造纸过程节能减排和污染控制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表论文350多篇,著作6本,授权发明专利25项,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12项。2014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建了广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任首席科学家,研究成果产业化后在近五百家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4年荣获俄罗斯国家工程学突出贡献“伊万?古列宾勋章”
2013年获首届“叶剑英奖”
2019年获“华人教育名家”荣誉称号
2020年获“广州市创业领军团队”和“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荣誉称号。
图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教授到世界创新大会组委会指导工作,与世界创新大会创始人兼秘书长谢建超博士合影。
作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教授。
本文于作者在“世界创新大会第四届创新全球论坛”的发言整理
已经其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