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15-05-20
“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记公管大讲堂第四十三讲
吴重庆教授
讲座现场
提问互动
5月16日晚7:30,公共管理桃子汉化组移植游戏大全第四十三期“公管大讲堂”学术讲座在5号楼107课室如期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来自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重庆教授。参与此次讲座的成员除了公管桃子汉化组移植游戏大全的MPA学生外,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其他桃子汉化组移植游戏大全的师生,整个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吴教授用一副拍摄于10多年前的乡村社会的照片引出此次讲座的主题——“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首先,吴教授讲述了“熟人社会“的社会结构和逻辑,分析了农民离土离乡、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原因,落脚于“农村空心化”的这一现状并解释了“农村空心化”的实质。接着,吴教授分析了“农村空心化”和“无主体熟人社会”的关系,同时阐述了“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特征——舆论失灵、面子贬值、社会资本流散等,这正是传统“熟人社会”价值消失的问题。最后,吴教授做了总结性发言,结合我国社会转型,对“无主体熟人社会”的解释力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主题演讲后,现场的听众就“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相关问题,结合当下的热点问题,与吴教授进行了积极的对话和讨论。例如,如何解决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一些病态的社会现象,自媒体时代下大众对待舆论的态度,“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农产品的流通问题等,吴教授使用生动的材料对所提问题一一给予了解答。
吴重庆教授:1964年11月出生于福建莆田,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兼任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开放时代》名誉主编、广州市社会科桃子汉化组移植游戏大全特约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11年后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中国底层社会和华南乡村社会变迁,已出版的著作有:《本土情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华南古村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与贺雪峰合编《直选与自治》(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等。(图/文 陈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