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24-03-20
3月11日下午3点,日本学习院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瑞来到访我院,开展了一场致力于人文和社会科学互通交融的学术盛宴。论坛由管兵副院长致欢迎辞、吴业国老师主持,行政管理系刘红波主任、院(校)内外学界同好与广大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讲座围绕20世纪初日本的唐宋变革论在新世纪里的讨论展开学术史阐释,以中西比较探究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以自由理性为核心特征的现代性,追寻其在传统中国宋元时期的历史流变与群体性特征。
王瑞来研究员指出,唐宋变革论的视阈无法涵盖唐代以后的中国历史,学界已经开始审视,不再将这一观察作为万能的理论范式,盲目地套用于所有历史研究领域。科举社会与士大夫政治等北宋因素,在南宋江南特定的场域发酵。士人流向多元化,活跃于地域社会,引领了宋元社会转型。千年繁荣的江南社会经济结构,并未因宋元易代而遭受重大破坏。持续扩展的变革,奠定了明清地域社会的基础。在这一时空中演出的历史,用唐宋变革论的理论框架很难圆满地解释。
向下看历史,探索中国历史是如何经历宋元,步入明清,走到今天的,则需要纳入宋元变革论的议题来加以阐述。王瑞来研究员首先从学术史的视点厘清唐宋变革论的来龙去脉,并且界定宋元变革论与唐宋变革论的区别,对于学界既有的“两宋之际转型”说与“宋、元、明过渡”说也需要进行辨析。最终要追寻的是,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肇始于何时?
管兵副院长指出,本次讲座将历史视角带进了社会科学,以历史案例演绎着学科交叉实践。与此同时,讲座呈现出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在长时段的学术史脉络中来审思旧范式、归纳新范式;为传统中国现代性的历史溯源,提供了研究视角和示范;也为公管学科行管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术创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思路。
图文:方晔、吴业国、林杰????初审:神碧莹????复审:周勤????发布:李亦祥